她的手稿,网站的灵魂 —— 派迪原型设计师的日常故事
清晨八点半,阳光刚刚透过玻璃斜洒进办公室的窗沿,林可拿出红笔,开始在纸上勾勒今天第一个草图。
在旁人眼中,那只是一张张简单的线框图:矩形框代表图片区域,几条横线是文本占位,一些按钮、箭头、标注……像是学生时代的美术作业。
但在林可眼中,这不是图纸,而是网站的骨架,更是一次次用户体验的预演。
她不是在画页面,她是在“模拟未来”。
01|原型师的世界,始于一支笔
很多人不知道,在一个网站真正上线前,它的第一步,不是代码,也不是视觉设计,而是原型设计。
林可是派迪科技的产品原型师,习惯用笔在纸上先画出最初的构思。她说:“纸笔有种更真实的触感,能让我感受到‘使用者’的路径。”
她画出的每一条线,不只是美观的排布,更要考虑:
用户打开页面第一眼看到什么?
点完“了解更多”会去哪?
搜索框要放在哪才最顺手?
行动按钮和内容之间的节奏是否自然?
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这个网站将来是否好用,是否有人愿意留下来。
02|每个项目,都是一次“进入客户的世界”
原型设计不仅仅是画图,更多的是理解客户。
林可接手过的客户有:
做外贸机械的,要精准表达技术参数和适配范围
做B端SaaS系统的,强调流程逻辑和操作效率
做品牌官网的,要强调视觉、讲故事、传价值
她说:“我得先‘变成’客户,再为他们画站。”
所以她经常做的第一件事,不是打开设计软件,而是打开客户网站、竞争对手网站、浏览目标客户群的使用习惯。她把自己当作一位“用户模拟器”。
03|每一张手稿,背后都是深夜的灯光
“很多人看到我们网站上线,会说:你们设计好好看。”
但真正了解这背后过程的人都知道,好看只是表象。
一个栏目要放在哪里?林可会先画三版排布
用户点击“申请试用”后要出现什么?她会和交互团队反复确认逻辑流程
页面之间跳转路径怎么走?她得画流程图,再结合用户行为路径模拟
有一次,一个数据平台类的项目,为了让表格和图表在手机端也能清晰展示,林可和前端反复沟通十多轮,每一栏宽度、每一个分页按钮、每一次响应式效果,都做了多端模拟。
她的草图画了一整摞,像极了学生时代的习题本。
04|手绘的温度,是网站的灵魂所在
在设计工具日益先进的今天,仍然有人坚持用纸笔手绘原型。不是因为落后,而是因为:
纸上,思维可以更自由地游走;
手绘,保留了创作最初的直觉与温度。
在派迪科技,我们依然保留“纸笔打稿”的传统流程,每一个项目最初的几张草图,都是设计师与客户、用户之间的第一轮心灵对话。
相关案例
更多案例相关文章
-
杭州网站建设:为什么你的网站没带来客户?
2025-08-18 | 网页设计
许多企业老板在做网站时都抱着很高的期待:花了时间和成本,希望网站能带来客户与订单。但结果往往不如预期——网站上线了,却几乎没有转化。
-
打造多语言网站,从“EN/DE”切换开始
2025-06-27 | 网页设计
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官网建设升级为“多语言版本”。特别是在欧美市场,英语 + 德语的语言组合已成为对外展示与业务拓展的主流配置。
-
打造中英文双语网站,要注意哪些技术细节?
2025-06-25 | 网页设计
一个成熟的多语言网站不仅需要优秀的设计,中文网站和英文网站更离不开跨部门的协作和技术细节的打磨。派迪科技擅长为企业打造定制化的多语言网站